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 第一百零六章 西楚霸王(下)

项羽即兴演讲,又用实战取得战果,证明一个观点:非战之罪,乃天要亡他。

项羽大破汉军,阵亡两人,率领二十六骑突出重围,抵达乌江。

前有乌江水,后有汉追兵。这下,项羽真的是无路可跑。

就在此时,一个人出现给项羽带来希望。这个人就是乌江亭长。

当项羽杀出重围,来到乌江,看见有一人正在等着他。项羽下意识会想两个问题:他是谁?

他为什么会在这里?

乌江亭长首先要进行自我介绍,又说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通过太史公留下的《项羽本纪》记载,这个乌江亭长说了这样的话:听闻,项王在中原战事不利,我再此等候,迎接你回江东。

这句话,听上去很合理。

汉四年九月,刘邦和项羽议和。

汉五年十月,刘邦背信弃义,追击项羽,在阳夏、固陵开战。

汉五年十一月,刘项在陈下交战。

汉五年十二年,垓下之战,项羽突围。

项羽战事不利,率军南逃,传到江东,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乌江亭长收到消息,来到乌江,等候项羽,这也说的通。

项羽率军突围,来到乌江,有人前来迎接。只要过了乌江,他不仅能够摆脱汉军追杀,还有机会卷土重来。他突围南下,就是为了渡江。然,一个反常的情况出现了:项羽拒绝渡江。

对于,这种反常现象,有四种观点:

1.愧对江东父老:八千子弟渡江而西,无一生还。

2.将项羽塑造成一个大英雄:不愿战火再起,以死,止息天下兵戈。用自己的命,来结束战争,不让百姓遭受战乱之苦。

3.黑项羽,说他性格多疑,认为乌江亭长不是真的想救他。

4.哀莫大于心死:虞姬地死和八千子弟战死,这双重打击,让项羽生无可恋。

还有最后一个观点:项羽战死之地不是乌江,而是叫定远城。

虽然,史料没有记载,项羽为什么逃到乌江,明明可以渡河,摆脱汉军追捕,却选择不走了。项羽不走,一定是发生了什么。

用现在观点分析,项羽出现这种反常举动与最后一个人见面有关。也可以说,项羽选择不渡江与乌江亭长有很大的关系。

来看一下,项羽和乌江亭长之间的对话。

乌江亭长见汉军即将而来,很着急,说了这样一段话: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乌江亭长说这句话,只有一个目的:让项羽快快渡江,东山再起。哪怕,不能东山再起,也能割据江东为王。

这句话,传到当事人项羽哪里,却变了味道:他败了,败得很惨。中原回不去了,只能退守江东,裂土为王。

乌江亭长这句话是想劝项羽赶快过江,但,项羽听了,却被这句话点醒:他再也不能回到西楚霸王辉煌时代。

他南逃江东,就是为了卷土重来,北上中原,争霸天下。这句话就告诉项羽,你的时代,已经过去。

未来,你只能蜷缩在江东,当个小王。

项羽向来心高气傲,分封诸侯,建立西楚霸王时代。这是他,取得最辉煌的成就。

当初,他分封天下,号令诸侯,莫敢不从。

现在,他只能当个小王。

他从天上,掉落地狱,这种失落感,很难接受。

项羽接受不了这种现实,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所以,项羽说了一句:天要亡我,何渡为。

就这样,项羽陷入一个思想误区。他很能打,却为何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江山丢了,美人也没有了。他渡江东,又不能卷土重来。苟延残喘的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他,不想自立江东。

他,要守护西楚霸王最后的尊严。

哪怕要死,他也要做西楚霸王。

项羽悲从中来,不能自拔。

曾经,有多辉煌。

现在,就有多落寞。

项羽说了这样的话:我率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项羽愧对江东八千将士,更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哪怕江东父老不怪罪他,他也过不去这道坎。

项羽认识乌江亭长,也感谢他来搭救。所以,他送给乌江亭长一个礼物:乌骓。

项羽说了这样的话,来表达他和乌骓之间的感情: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项羽安顿好跟他出生入死的战马乌骓,又做了最后一个决定:维护他西楚霸王最后的荣耀。

也是为了他建立西楚霸王时代,画上一个终结。

项羽让二十六骑下马,手持短兵接战。

这一战,二十六骑很悲壮。

这一战,项羽很能打。他将西楚霸王的勇猛,发挥到最巅峰。

他一人斩杀,汉军百人,尸体堆成一坐小丘。项羽身被十余创,依旧傲然而立,维护西楚霸王最后的荣光。

战斗中,项羽居高临下,看见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吕马童。

吕马童出生不详,他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汉元年,刘邦出汉中,攻打三秦。吕马童在好畤以郎中骑将加入刘邦阵营。

吕马童第二次被历史记住,是在汉四年十一月,韩信伐齐第二仗:高密之战。

吕马童在攻打龙且战役中,表现很优秀,因战功,累升至骑司马。

追杀项羽,是吕马童第三次被历史记住。

吕马童和项羽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被项羽称为故人?

由于,吕马童在史书中记载不多,很难推断他与项羽的关系。从故人一词和《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和吕马童是老相识,否则项羽不会在身陷重围就能认出吕马童。

一个是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另一个是汉军骑司马。这两人之间怎会成为故友?

对于,这种疑惑,有三种观点:

1.吕马童是项羽的部将,也是项氏吴中起义,核心成员之一。吕马童的身份,是叛将。

2.吕马童是秦人,是章邯部将。项羽围困章邯,打了八个月。吕马童作战英勇,给项羽留下了深刻印象。

3.项羽未成名前到处流亡,在患难的时候,认识了吕马童。也可以说,吕马童是项羽患难之交。因为战乱,项羽和吕马童有很长一段时间,失去联系,却没想到在乌江相逢。

进而有了一个新的故事:项羽死前与吕马童相认。

项羽见到老朋友,百感交集。只可惜,他们属于不同阵营。项羽左右都是死,他决定把这个功劳让给老朋友。

对于上面三种观点,我更认为第三种。

项羽成年后向来自负,连韩信、曹参等人物都不放在眼中,却在乱军之中,认出吕马童。这说明,项羽和吕马童之间发生了什么深刻的事情,且值得被记住。

记住一个人,总要有回忆。

太史公在《项羽本纪》这段记载,也让吕马童与项羽的关系成为了千古谜团。

总之,项羽没想到最后一次冲杀,临死前还能看见熟人,大呼一声:若非吾故人乎!

汉将王翳见眼前这位楚将,好生勇猛,独自一人,斩杀汉军百人,吓得四周将士,不敢上前。忽然,他听见那勇猛的楚将,大喊吕马童。他问了一句:此人是谁。

吕马童回答:他是项羽。

王翳听了,来了战斗精神。项羽能打,也只有一人。汉军数千人,还战胜不了他。

拿下项羽,哪怕是他的尸体中任何一部分,都能封侯。高官厚禄,后半生的幸福,就在项羽身上。

随后,王翳下了一个命令:杀。

项羽力气衰竭,无力再战。

他又说了一句话:我听说刘季老儿,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

项羽不想打了,也不会被俘虏。他是西楚霸王,是这个时代,最骄傲的人。

没有谁能杀死他,也不能被别人杀死。

项羽拿起长剑,自刎而死,告别了这个曾经令他无比眷恋、无比自傲的西楚霸王时代。

他虽死,名优在。他永远都是西楚霸王。

刘邦结束了项羽西楚霸王时代,却没有结束西楚霸王的英明。

项羽告别历史舞台,年仅三十一岁。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有422位。然,西楚霸王,只有一位。他就是项羽。

都说,成王败寇。胜利一方,总会贬低失败的一方。但,项羽却成为了例外,深受后人喜欢。

后人为了纪念项羽,写了很多诗歌,赞美他。其中,李清照写了一首《夏日绝句》,来祭奠这位大英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敢过江东。

项羽死了,也标志着西楚霸王时代结束。同时,也象征着属于刘邦新时代来临。

但,楚汉蔓延,战火还没有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