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不是昏君 > 一百一十六章 君臣辩论(上)

朱由校摆摆手道:“特事特办,不用在意那些规矩,倒是花费多少才是重点,毕竟户部虽然宽裕许多,但也只够支出目前的。”

袁可立听到这,开口问陈所闻道:“无声有何打算,可以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

陈所闻看一圈众大臣后,眼神一冷道:“南直隶富可敌国,加增商人一次性财产税,他们不是高喊为国为民吗,这次给他们这机会。”

这话一出顿时满堂错愕,陈所闻可是正牌的东林党啊,你这狠手下的,是在挖东林一脉背后财阀的根基,真不怕遗臭万年吗。

朱由校也惊愕的说不出话来,好半晌才不解问道:“陈卿可知,你这建议被人知道的后果?”

陈所闻庄重的长揖一礼道:“为大明故、岂敢惜身!几位阁老敢为大明担万世骂名,臣为何不可?臣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岂敢后与人!”

世上总有那么几个人,说他傻也罢,笑他痴也好,但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一个民族才不会灭亡。

朱由校也庄重起来,挺直腰板端坐着,郑重道:“朕提议,迁通政使陈所闻为江浙总督,江苏从南直隶割出,由总督主管军政大权。”

“这这……”

大家一阵错愕,饶是最会怼人的周朝瑞都无法开口反对,人家陈所闻赌上了自己一生清誉,外加一家老小的性命,你还能反对不成。

朱由校没等大家消化完成,继续说道:“朕这都是想出一条策略,要是操作好,应该不会引起反对,恐怕那些人还会支持也说不定。”

“皇上快说说!”

性急的刑部尚书李若珪开口叫道,不愧是金胳膊大佬。

朱由校微微点头后说道:“招商引资,以苏州河和黄浦江边的土地,换取商人投钱,以金额多少划给土地……”

招商引资大家不懂,但经过解释之后,大家恍然大悟,不就是开发港口引海商北上,让上海成为一个货物集散中心,带动经济。

那样一来,苏州河两岸和黄浦江沿岸的土地就珍贵了,海商的涌入需要服务的项目就多了,在那开店绝对稳赚不赔。

而人流量的增多,还会带起一波定居的狂潮,房子需要土地。

定居那边的人需要粮食,田地价格也跟着上去,等于一个新兴的城市成型,赚钱的机会明眼人都算的清。

只是大家想不明白,自己这位皇帝,怎么会有这天马行空的想法,空手套白狼的让别人投资。

李起元感叹道:“臣这户部尚书要是皇上亲自来做的话,大明的财政恐怕早就解除拮据了。”

朱由校乐了,笑呵呵的调侃道:“李卿这话说的,好像朕就善于理财似的,上回首辅还说朕军略出众呢。”

这话是当初他说引女真人入境,坚壁清野打伏击时,袁可立称赞他的,亏他记到现在也不脸红。

突然,鸿胪寺卿李邦华问道:“皇上既然已经有此良策,那陈大人是否不适合回乡任官呢?毕竟祖制规定异地为官,是为了防止乡党请托,臣不是说陈大人不清廉,而是能回避为何不回避呢?”

大家这才想起这事,陈所闻也是一怔之后,主动请辞道:“臣附议!”

朱由校却不高兴了,横一眼李邦华冷冷道:“卿欲朕朝令夕改乎?”

李邦华拱手道:“臣不敢,臣只是不欲陛下效仿王介甫,所谓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最后造成党争不断,遗祸后代。”

“哦,卿认为党争是因为这些观点引起的吗?”

这话问的暗藏机锋,李邦华才不上当,怎么说都是官场打滚了一辈子的人了,哪能这么简单上当。

脸色不变的回答说:“臣不敢说是这些观点引起的,但敢说这些是诱因,前宋两次变法对比,虽都是失败告终,但前者并未动摇前宋基石,后者才是宋亡之祸端,正是由于其引起内耗,才动了王朝基石。”

朱由校自然也知道这些,北宋两次变法,虽说王安石这次的确让北宋一时强盛,但埋下的祸端却更大,这也是后来一直到满清,皆不认可他的原因。

在这之前的朝廷官员之间针锋相对,大体上大家都能秉承士君子的风度,打倒对手后并不会赶尽杀绝。

而是体现文采大宋的风度,让失败者体面的退出权力中心,因此引起的反弹不会很大。

但熙宁变法中,王安石对对手的狠辣,完全是赶尽杀绝的做法,引起双方激烈的生死之战。

而且这遗风完全被后世继承下来,自那以后的朝争党争,全都是你死我活,士大夫阶层全部都不要脸了。

完全忘了孔圣人说的君子之争,大家都变成小人之争了,这才是遗祸千年的恶果。

“好口才啊!”

朱由校暗赞一句,这家伙转移话题不留痕迹,把自己问的问题扯到另一个高度去,大有争论大明该不该变法的节奏了。

他知道这一年多的变革,许多人是不赞同的,但内阁支持,自己这皇帝支持,许多人眼下只是蛰伏,真正对抗还未开始,现在终于要来了。

“卿觉的我大明朝从朕皇祖父到朕登基后前五年如何?”

朱由校也会转移话题,这一问还真不好回答,没点胆量的人是绝不敢的,哪会牵涉到毁谤先皇的罪名。

但李邦华显然是不怕的,这位被后世誉为东林后七君子之一的大佬,是东林党魁首之一邹元标的弟子,岂会退却。

只见他郑重的拱手道:“万历先皇有中兴美名,亦有萨尔浒惨败,让女真人做大的弊政,先帝在位时间太短,毁誉不该加其身上,而陛下即位之初众正盈朝,我皇明大有中兴之势,但之后臣不愿说,陛下自己清楚,否则也不会想要变法。”

这是避实击虚了,朱由校呵呵笑起来,这家伙太狡猾了,自己父亲的确可以避开不说,但自己祖父仅仅是萨尔浒之败吗。

他把所有的火力集中自己身上,这是臣子对待在世之君和过世之君的区别,逝者已矣,轻描淡写一句话是对死者的尊重,让你无话可说。

而作为生者的自己,身为帝皇难道连逆耳之言都听不进去吗,那就是妥妥的昏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