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一百九十一章 相位

北宋仕途 第一百九十一章 相位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原来还是为了王介甫!”司马光还未说完,韩琦就恍然,“君实,这些日子,朝中不少大臣都来找老夫,让老夫向官家陈一陈王介甫新政的弊端。呵呵,难不成君实也认为官家还会听老夫的话不成?”说到最后,他已经是一脸苦笑,眼眸里有了无尽的落寞;他一生显达,做了三个皇帝的宰相,到头来,只落得个郁郁不得志的境地;如今的官家,已经不是初登基那会百般谨慎诸多顾忌的官家了!

司马光先是一愣,接着也是苦笑着说道:“韩相公,下臣也是明眼之人,如今官家,确实只是信任王介甫而已,至于其他人的话,都置若罔闻,实在可叹呀!若是王介甫之政,真能振兴大宋,下臣也能安心辅之,可现观其之为政,已惹得中外言论汹涌,任由下去,还真不知这个天下有多乱了!下臣来找韩相公,不无请求!”

“请求?”韩琦大是不解,接着才笑道,“君实不用客气,你之为人,老夫自是信得过了!老夫大概能猜得到君实所谓请求是何意。是否要老夫不要顾惜相位,冒言劝谏官家,就是丢了相位也在所不惜?”

司马光赧道:“下官知道这有点为难韩相公……”确实是为难啊,其实以韩琦在朝中的势力,加上他多年下来的威望,就是宫中的曹老太后,都会给他一点面子,如果他能强势对待王安石,或者请出宫里那两位太后,那么不说王安石,就是官家也得有诸多顾忌!不过这样一来,他就真成了官家的眼中钉了,估计以官家如今的强势与手段,这个相位坐不了多久。

“不不!”韩琦赶忙说道,“君实,一点都不为难,不为难啊!正如你所想,这一年多来,老夫对官家处处退让,每每躲避,确实存了安心致仕的念头,以为这样一来,官家能让老夫多做几年,待年纪一大,就可以光荣致仕了,免得得罪了官家,让人以为是给罢黜出去的!呵呵……如今看来,这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韩琦说到这里,已经是一脸的苦涩了,平常稳重平静的表情不负存在,只有一腔悲凉:“笑话啊!君实,你说老夫也在官场沉浮了几十年,到最后怎么会这么天真了呢?老夫的作为,这一年来,是否让诸多大臣失望了呢?君实是否也失望了?”

司马光赶紧说道:“下臣自也知道韩相公也有难处!”韩琦不是孤家寡人,他家是河北大族,就靠他的权势去滋养一帮子,如果失去权势,估计他的家族就会有一定程度的衰落;而且他做了那么多年的朝中重臣,说没有得罪人,那是假的,如果这些仇家以为他给贬谪了出去没了权势,一旦报复,也会吃不了兜着走!这些司马光当然不会看不出来,因此说韩琦也有难处。

韩琦闻言既是欣慰,又是苦意:“君实能理解就再好不过了!你放心……老夫刚才已经说过了,之前打算荣耀致仕的心思太过天真了。老夫已是快六十之人,早已知天命……这个年纪,上不上,下不下,确实也是为难人。一来官家也知道,老夫这个年纪,不可能用太长了;二来老夫又想趁着还能跑动多干几年,这样一冲突,就成了老夫如今不作为的局面。可叹啊!君实,其实你今日不来做什么请求,老夫也打算尽最后的力量,给王介甫下下绊子了!”

“真的?”司马光惊喜不已。他如今与已王安石决裂,纵使还有点念旧,然而现在两人在朝中的形势,隐隐已上升到道义之争,这种执政理念的矛盾,要以一方的下台来做结束。他司马光自人正统,没有王安石那般离经叛道,当然不会再做退让。韩琦在朝中是一方力量,如果闹得厉害,连官家也会有诸多顾忌,如果他也能全力加入反对王安石的行列,也许能少少遏制王安石势力的扩张——那个制置三司条例司,越来越有中书中的中书的趋势,随着王安石的提拔,人才也越来越多,这些人加在一起,专想出一些夺权之事,实在可恨!

韩琦笑道:“君实也莫要以为老夫真有多么伟大。其实老夫是想通罢了:就算老夫再怎么不作为,再怎么妥协,以王介甫如今的作为,老夫这个不作为的宰相,在官家眼中,更是尸位素餐,没有可用之处了!也许官家心中已经开始做好让老夫外放的准备。既然如此,老夫怎能不奋起作为呢?如何作为?王介甫的做法难以令老夫苟同,自不会与之合流,那么只有奋起反对了!”

司马光默然。

韩琦又叹道:“君实,老夫也许现在要对你说些托付之言了!”

“韩相公……”

韩琦摆摆手阻止司马光要说的话,反而坦然笑道:“这也不是什么不能与人言之事。君实与老夫都清楚,现在官家要用王介甫来缓解朝廷财政拮据之局面,凡是反对之人,皆没有好下场。吕诲等人的结果不就是这样吗?可惜吕诲生生给气得病逝!老夫去反对,只会给官家一个更明确的理由外放罢了。这个老夫心里有数!”

“是下臣为难韩相公了!”司马光苦涩一笑。

韩琦反而安慰说道:“老夫不是说过了吗?反对也是外放,不作为也是一样结果,既然如此,老夫何不来个轰动的结局!这样一来,说不定还能给老夫赚得更高的声望呢!哈哈,君实,你说是吗?”

“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司马光也不是矫情之人,于是慷慨说道,“韩相公此举,我等皆看在眼里,他日自会继承此志,不令朝中宵小得势!”

韩琦哈哈笑道:“有君实这句话,老夫就放心了!君实你就是太过清正了一点,以前官家赐你高升,也总是退让,如今啊,却不能再退了!”

司马光大是郁闷,韩琦是这样说他,他的学生沈欢也是这样说。难不成他在这方面真的是做得太失败了?

韩琦又道:“君实啊,真的不能再退了。老夫出去之后,这个朝堂的局面,可就要看你的了!不能让王介甫一方独大呀,这对他不利,对整个大宋天下更是不利。不是老夫不放心王介甫,虽然之前老夫也对王介甫有诸多怨言,不过对他忠心的秉性,还是清楚的。唯一令老夫不放心的就是他身边的那些人,有才是不错,可惜都用处了地方,不少都是善于投机之辈,一附和王介甫即得势,这样之人,他日必成祸患呀!”

司马光又是一愣,想起王安石的为人,人也恍惚了,他们多年相交,岂有不了解的道理。不过他又记起沈欢对他说过的一句评论王安石的话来:“王介甫没有识人之明!”与今日韩琦的说法不约而同,这点他以前就看不出来,难道自己比学生还要不如?

他哪里知道沈欢是结合了王安石历史上最后的结果才做出的评论:王安石是变法失败的最大主因,其实一大缺点就是用人唯才不唯德。只要赞同变法的,也不管人家是否真心赞同还是政治投机,一概重用,到了最后,变法高层良莠不齐,人品低下者更是有之,也是那些所谓的赞同变法之人,把一些良法生生变成害民之法;最后变法高层还闹出不可调和的矛盾,派系林立,最后竟然连王安石都给人家使用手段给排挤出了朝廷!王安石识人之差,连他弟弟王安国都是这样明说的,最后也是这句话,他得罪了那些附和在王安石身边的人,给人家使了手段,排挤打击,郁闷而死。

“君实,你在想什么?”韩琦很奇怪司马光在和他说话的时候竟然回走神。

司马光反应过来,赶紧说道:“哦,没什么!刚才韩相公说要托付下臣什么?”

“是啊,该有点托付了!”韩琦叹气说道,“君实,只要老夫多次进言反对王介甫,那么老夫离开朝廷的日子也就不远了!罢黜就罢黜,只要老夫之言,能稍稍让官家静下心来想想,也是值得的!”

“官家他……”

韩琦又阻止道:“君实是想说官家会看在老夫是老臣的份上,若有忍让?呵呵,不可能了!以前还好说,现在嘛,官家都登基两年了,除了宫里的两位太后,他还会有什么顾忌呢?君实也不要指望老夫会找出两位太后来劝官家,这是人家的家务事,老夫不能把他们纠缠进来。帝王之家,最是无情啊,君实,这一点,你要记住!”

司马光大是点头,人不由得也悲凉起来。听韩琦的语气,好像在交代后事一般,真令人伤感。

韩琦说道:“君实,老夫所谓托付,是说老夫离开之后,这个相位的问题。”

“相位?”司马光感觉心头猛烈一跳。

韩琦问道:“君实,你说老夫去相之后,这个相位,最有资格者继任的是谁呢?”

司马光不大好意思说是自己。如今的政事堂就三人,除了韩琦这位正宰相,还有他与王安石两个副宰相。如果说是从政事堂升迁接任,单单以资格来论,当然是他司马光最有资格。因为他比王安石做参政要早了许多,而且多年在京,人脉上也比王安石这位多年在江宁之人要强得多。不过说回来,这个宰相,除了看资历外,还得看官家的心意。官家才是帝国的掌控者,他想让谁做宰相就让谁做宰相,要罢免谁就罢免谁。宋代不比之前的朝代,能有严重威胁到帝权的权臣出现。在这里,皇帝才是天王老子,只要这个皇帝不是弱智儿,不然也会有其他大臣拱卫他的权力,特别是这个文人辈出的时代。

韩琦看到司马光赧然的模样,笑了:“其实如果在政事堂来说,君实你是最有资格做上平章事。不过……”

司马光给他一个“不过”弄得有是心头大跳:“韩相公,不过什么?”

韩琦叹道:“君实,你也知道官家对王安石的看重,加上他有三司使韩绛的支持,对于相位,也有着莫大的的竞争力!老夫分析过了,如果老夫离相,将会出现三个比较可能的继任者。其一就是君实你,其二就是王介甫了!若有十分可能,你与他大概各得三分。君实你胜在为人与资历上;而王介甫则胜在深得帝宠之上。”

“各得三分?”司马光大愣了,这个估算,加起来才六分。那么还是四分呢?谁竟然有四分的可能性?

韩琦好似看出了司马光的疑惑,说道:“至于其余四分,是合力所得,非个人也!”

“合力?”

“是合力!”韩琦解释说道,“是朝中元老总体的力量。如果你与王介甫相争,官家为难,那么则会出现官家不选你也不选王介甫的结果。可宰相总要有人去做,无奈之下,官家就会把目光转移到朝中那些老臣元老身上去。比如说富弼、文彦博等人,当然,翰林院那些老家伙也有可能!他们若论资历,你与王介甫加起来都胜不过,这些人,有的比老夫还要老资格了!而且据老夫估算,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

“如果是这样,再好不过了!”司马光嘘了一口气,他不是贪权之人,现在要联合韩琦,也不过是不想王介甫势大到无人可制的地步,如果能有人出来主持局面,他也乐得清闲。

“如果君实真这样想,危矣!”韩琦突然大声喝道,脸色严肃,说不出的肃穆。

“危矣?”司马光给这一声大喝吓得差点要跳起来,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军事,你还是看不清呀!”韩琦叹息说道,神情说不出的落寞,“你说老夫为什么要在这里交代托付之言呢?而老夫又凭什么认为官家要放老夫出朝呢?”

是啊,为什么呢?司马光好像隐隐明白过来。

韩琦大有恨铁不成钢之色:“君实,你是治史之人,还看不出朝堂的变化么?自古官场如人生,变化莫测,福祸难定。官家要去老夫相位,无他,因为老夫老矣。其实大家都清楚,老夫蹦达不了多久了,更不可能威胁到什么帝权。而官家是什么人呢?他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之人,一心要立比太祖太宗还要辉煌的功业。如此他便不可能真的让一个顽固又老朽之人久坐相位,他要的是能成就他功业之人!老夫不是,富弼文彦博他们更不是!”

司马光总不是笨人,立刻明白:“韩相公是说如果这些人坐上相位,也是官家意欲过渡而已,不是真心要用多长时间?最后……”

“最后还是要看你与王介甫之间谁人胜出!”韩琦一字一掷,“老夫说过了,你与王介甫最有可能。因为你们还年轻,是当用之年。其实以老夫之想,官家比你们更年轻,他有的是时间与你们周旋,不一定非要把朝堂搞得如此激烈。可惜官家不是有耐性之人,如果他手段能温婉一点,沉稳一点,这个朝堂,也不至于有如今这般多的纷争!”

“是啊!”司马光也大感慨,赵顼之才,资质不比宋以前那些千古明君,如果他能定下心来,稳扎稳打,一个脚步一个脚步去实践,解决一个问题再去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一旦把大宋变得富强,不难把他捧上神坛,成为千古圣君也是时间问题而已。可惜就是急噪了一点,这可是皇帝大大忌!

韩琦又道:“官家是圣明之材,虽有性急,如果有一个稳重之才,长时间辅佐,亦不难成事。然而王介甫大才则大才矣,可惜性子比官家还急,最要命的是他性子倔强,不敢听劝。这种人,有才足为宗师,可身为宰辅,则非良材了!”

司马光又是赧然,当日韩家兄弟举荐王安石时,他给的誉辞最高,说什么“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用之则天下大治”,如今看来,这个大治还不知有多远,却原因对方闹得朝堂纷争激烈不堪,还没大治就大乱了!

韩琦叹道:“君实,你可以想象,两个性急只人掌管了天下,其言其行,对这个天下来说,是何等的影响呀。官家是官家,不能更改,那么这个相位,万万不能再落入王介甫手中了,知识这几年内不能落入其手。如果是那些老家伙继任,说不得一两年会退下来,到时如果王介甫做了几年大事,那么相位自然会落到他头上。所以老夫说君实的想法要不得!从今天起,君实不单不能置身事外,还得努力去争这个相位!如今朝堂,能让老夫放心的也就君实了!这才是老夫所谓的托付之言。君实,不要让老夫失望呀,这个朝堂能否安稳,老夫走了之后,就指望你了!”

司马光顿时感觉肩头的责任重大到压人窒息的地步了,不禁犹豫着说道:“韩相公交付,自不敢忘。然而正如韩相公所言,官家重视王介甫,说老实话,论到这个经济之才,下臣比之要逊色得多。其为正是投官家之所好呀!”

韩琦正色道:“所以君实现在就要努力了!一点要一举成相,不能与之相持,待官家为难,让那些老臣为相,一两年之后,给了王介甫时日,说不得下次君实就没有多少竞争之力了!”

“这个道理下臣也晓得。不过相位谁人可坐,是官家说了算,我等又能做什么呢?”

韩琦说道:“君实不要妄自菲薄。你之为人,诸目可见。官家对你的印象也是颇好的,只要君实多多表现出理政之才华,自会如官家之眼。到时老夫离相,官家也会与老夫客套一番,问谁可继任,届时老夫自是大力举荐君实!”

司马光闻言大是感动:“韩相公栽培,下臣自不敢或忘。君之托付,定当尽力完成!”

韩琦笑了:“举荐归举荐,君实不要抱多大的希望,一切还需看君实的能力。能力决定一切,老夫算摸透了,这是现在官家的用人方略,没有经世之才,名声如何,也难入他的法眼!”

“看来下臣回去要好好琢磨了!”

韩琦呵呵笑道:“君实莫要一个人独自伤神啊,难道你忘了,你有一个好学生呀!”

“学生?韩相公说的是子贤?”

“正是他!”韩琦捋了捋须子,“以老夫多年练就的眼力,此子不简单呀!这几年,做出了好几件令人惊讶之事。细细揣摩,其经世之才,若加以挖掘,当不弱于王介甫。最紧要的是他深得君实之学,为人谨慎,懂分寸,这种人,才是天下之福呀!君实回去,可以与之相商,不必以此事为顾忌!”

司马光其实有点为难,说到底,这个争相位,更多是与王安石作对,而沈欢是王安石的女婿,他不忍心看着人家翁婿决裂。

“韩相公,子贤他是王介甫的女婿,这样不好吧?”

韩琦奇道:“难道君实信不过他?”

“不不,那倒不是!”司马光赶紧说道,“子贤为人,老夫还是信得过的。正是因为这样,更不能让他与王介甫做对呀!”

“信得过就好办!”韩琦呵呵笑道,“单不说以他之才确实能助君实。就说他与君实和王介甫的关系吧,他是王介甫的女婿没错,可他也是君实的学生。学生助老师,何错之有?至于助岳父,那就要看对方是不是站得住脚了!君实,现在王介甫已经有三司条例司了,如果再登相位,其权之大,难以想象。权臣从来都没有下场,我等这样做,或多或少也存了保全王介甫之意。记住,你才是对的!沈子贤不帮对的老师,难道去帮错的岳父?”

司马光犹豫地道:“不是帮不帮的问题,而是不想他为难。”

“君实你错了,你这不是为难他,而是帮他!以你等的处境,君实你认为沈子贤与史上谁最像?”

“应该是李商隐吧。”司马光从历史人物中遴选一个出来。

“就是李商隐!”韩琦一拍手掌,“沈子贤是王介甫的女婿,本该与他亲近,但他又是君实的学生,因此老夫猜想王介甫一方之人肯定对他诸多猜忌,不肯信任,弄不好还要打压。那么他只有向着君实一方了,如果君实因为怕他为难不肯用他,会让他产生君实也不信任他的错觉;加上到时君实身边也会有附和之人,看到君实不肯用他,他们当然不会想到君实的良苦用心,反而会以为你真的不信任他,也诸多排挤,到时嘛,沈子贤可就真的成了李商隐了,说不好只能去写些情词,最后也许会与李商隐一样的结局!那么就可悲可叹了!”

司马光顿时悚然而惊,行了一礼,道:“多谢韩相公提醒,下臣知道怎么做了!”

韩琦笑了:“如果君实真的信得过他,更应该多加托付,令他全力相助……这也是上位者该一定手段。这是老夫给君实最后的一点经验了!”

“多谢韩相公提点!”

“哈哈!”韩琦的笑声,不知道是开心还是悲凉。

司马光是满怀敬意离开韩府的,另外心里也充满了斗志,伴随斗志而生的是一股难言的伤感。

韩琦履行了他对司马光所做的承诺,果然开始了对王安石的阻挠。接下来几天,韩琦在朝堂上,公然站了出来,指责王安石当前要施行的市易法,说此法只会让商贾怨恨,操作得不好,不单不能从中渔利,更会乱了天下本来运转良好的商贾之道。

韩琦的态度,像一个信号,顿时在朝堂引起了注目。韩琦多年的经营也发挥了威力,跟随他一起反对的大臣,竟然占了朝堂的大半。一时间倒也令官家又愤怒又惊心,还有无可奈何。不过王安石也不是吃素的,与之相争,更是不过中书,直接以三司条例司的名义颁行法令,更令官家为难。

王安石与韩琦的态度,使得两人在朝堂难以相融,两方人马暂时相持。不过王安石毕竟在朝堂的日子还短,人力方面比不上韩琦来得雄厚,相争的时候,稍稍落入下风。若不是官家坚持,以对方如此猛烈的攻击,一般臣子都要下野了。如此形势之下,也令王安石的新法稍稍受挫,法令下去了,因为韩琦的态度,下面肯卖力的不多。特别是开封一府,更不敢与韩琦为难。开封知府韩维的态度,也越来越趋向反对王安石了。如此种种,让王安石好不心忧,向官家发了几次牢骚。

官家的为难,也让朝堂战斗的气氛趋于激烈。一时间倒也“烽火连天”了。

在这种险峻的形势之下,司马光不敢忘记韩琦的交代,加快了动作。这几天留在朝堂的时间多了,与官家多次讨论朝政,发表意见,展示能力;另一方面下朝后也不大像往常一样一回去就钻入书局编修史书,而是多次邀约朝中几位大臣出去小饮一番,交流交流感情。

接着,就是把沈欢召来,与之商议一下接下来行动的具体细节。

*****************

等下0点之前还会更一章,今天绝对更新万字以上。嘎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