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奸臣世家 > 第206 蔡氏学堂

奸臣世家 第206 蔡氏学堂

作者:夏闰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3:08:02 来源:笔趣阁

元丰六年秋收之后,京师东北角那块地上,出现了一座占地极广、规模宏大的学堂——“蔡氏学堂”它的第一任山长就是曾巩,南丰先生。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泥人也有三分脾气,更何况蔡道呢?

蔡道三顾晏府,居然连他的一个下人都敢这么做。所以,他才憋着一口气,托陈师道拜见了曾巩。

这才是蔡道去刻意交结曾老爷子的真正原因。

这座蔡氏学堂,是蔡道自己全额出资建造的。如今也只是建成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其中有很多蔡道设想建造的设施还没有开工。而且,时值夏秋之交,汴梁城又到了多雨的季节,并不适合开工,再过三个月就是冬季。所以,等这座学堂的设施真正完备起来,也得等到明年夏天了。

有了名师,蔡道再招取学生就不难了。

曾巩的名声那可不是盖得。

紧紧蔡氏学堂刚开始招生头一天,一大早,学堂的大门口就一下子聚集了上万人。

之所以在第一天就能够聚集这么多人,是因为“蔡氏学堂”的办学宗旨,原本就不是招收那些有志于科举的学生,蔡道把第一次的招生目标反而是放到了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身上。

蔡道在再开馆之前,就在汴梁城外城的北部和东部放出消息,说‘运财童子’蔡道将开办一座学堂,山长自然是曾巩。

学堂中将来开设的课程将会是五花八门。

刚开始,蔡道也不打算太过于离经叛道,只要教授孩子们的就是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

这就是学堂开业之处,教授学生们的主要内容。

而其中的重中之重,是书、御和数。

大部分孩子毕竟只是凡人,老师能力再高,名声再大,教的再好,可是,学生们自己具体能够学到什么东西,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的天赋、悟性和毅力。

如果要是有人愿意学习射术的话,蔡道也会请来射术高手来教这些孩子。

但是,大宋国如今的政治生态,当兵的天生就是下等人,没人权。那些老百姓们宁可让孩子们学一门手艺,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当一个没什么出息的大头兵。

因此,蔡道也顺应形势,把‘射’这门课改成了百工课。只要让这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木工、铁匠、种田、养猪羊、医术、厨艺之类的技术工种。

蔡道开设这个学堂的根本目的,主要就是让这些孩子学一些手艺,在离开的时候能有一个谋生的手段罢了。

当然,其中如果有天资聪颖,能够读的进书的孩子,蔡道还是会把他们引进科举之路的。

可是,蔡道都没有想到自己和曾巩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一下子就来了上万人,而且,看样子,大门口外的人群还有越聚越多的趋势。

看这样子下去,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大乱子。

‘蔡氏学堂’师资力量不足,设施也不尽完善。蔡道原本打算第一年只招收二到三千人。可是,看外面的人群,现在就已经聚集了不下五千个孩子。

蔡道当机立断,立刻开始招生。

不过,看眼前的局势发展,必须给招生生源增加了限制。

所以,经过考虑之后,蔡道写了一个告示,让人贴到学堂门口两边的围墙上。

派花狻猊和另外一位嗓门极大的兄弟,告知那些焦急等待的父母和孩子们。

饭团探书

只要内容大致也就有三点,

第一、年龄,限定在五到七岁之间;

第二、每户只收一个孩子,而且,特别规定,要招收年纪稍大的那个;

第三、只招收外城的孩子,只招收北城和东城的孩子。

这一条规定古怪了一点,不过,蔡道也是由自己的考量。毕竟,学堂位于外城的东北角,南城和西城离这里实在是太远了。蔡道不可能把这些孩子一直圈起来,节假日,他们还是要回家看完自己的父母的。

保育院已经另择地方安置,蔡道却与它脱离了关系。

那些在汴梁城收养的孩子,以及蔡道在孝慈里时收养的那二十个男童都被留在了新的保育院之中。而那些宗室和世家的子弟基本上也回归了自己的家族。

蔡道身边只剩下花狻猊和他的兄弟们,以及以花兰溪为首的那些蔡道在孝慈里收养的八十一个女孩子们。

小迷糊还在沉睡之中。

幸好有这些年纪不大,却已经识字明理的女孩子们帮衬着,招生这件事才渐渐的平稳下来。

看到告示,有人高兴的欢呼雀跃,有人哀叹连连,甚至有人抓住花狻猊的脚脖子苦苦哀求着什么?

不过,蔡道本身就是在做一件大善事,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诉求。

那些孩子被挑中的家长,满带喜悦地离开了,可学堂门口的人群却并不见减少。

时值中午,蔡道经过点算,此时,学堂已经招收了三千个六到七岁的男孩子。

在招收下去的话,蔡道的这个学堂根本就消化不下去。

所以,蔡道不得不起身,站在登记时用的桌子上,大声地说道:“汴梁城的父老乡亲们,学堂初建,老师都没有凑齐,真得已经收不下学生了。你们还是散了吧!”

蔡道喊话的时候,面前那些老百姓还是很自觉的闭上了嘴,仔细倾听这位神童的话。可惜的是,他这番话,并不能够打动这些人的心,无法满足这些为人父母们的诉求。

“我,蔡道,在这里承诺。明天的秋收后,只要是来这里报名的,本学堂不再设置限制,一律招收。”其实,蔡道自己也知道刚才的话,并没有任何的说服力。他只是想让大家静下来而已。

承诺一出口,底下的老百姓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位小道长信誉还是很好的,大部分人就打算就这么带着孩子离开。

谁知,这个时候,蔡道有开口了:“当然,不再设限制,并不是没有限制。如果你明年已经年满十七八岁,本学堂还是不会招收的。倒时,贫道可是要到开封府尹大人那里验看户籍的。”

这下子,那些迁延不走的人,一下子全都散了。

蔡氏学堂的事情算是尘埃落定。

可是,为了应对之后朝局的巨变,蔡道所做的不仅仅是这么一点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