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十七章 造船

大明:长生天启 第十七章 造船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事实也确实如此,莽古尔泰和阿敏二人回到了沈阳城之后,见到多尔衮竟然已经扶持了皇太极年仅两岁的四子叶布舒继位了,顿时大怒。

不过他们是不敢公然反对叶布舒继任汗位这件事的,毕竟即便叶布舒是庶出,也是皇太极仅有的两个儿子中较大的一个,由叶布舒来继任汗位也算是合情合理,名正言顺的。

但是由多尔衮来代理执政他们可就不认了,两人都是四大贝勒之一,比之多尔衮可是要高上一头的,这个“摄政王”怎么也轮不到他多尔衮来当!

因而莽古尔泰便当众指责多尔衮和代善、阿敏他们是一伙儿的,他们从自己这里把大阿哥豪格抢走的时候,就已经打定主意要劫持大阿哥,谋反自立了!那大阿哥豪格就是被他们害死的!

多尔衮和阿敏自然是不承认的,反口便说是莽古尔泰想要劫持大阿哥,叛逃大部队在先,他们则是要救大阿哥的!

可虽然多尔衮和阿敏在此事的立场上是一致的,但他们也仅仅是在这件事上的立场一致而已,阿敏为了让多尔衮下台,便指责他临阵脱逃,所以才导致他们被明军击败,大阿哥豪格的死,多尔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虽然三人各执一词,真相到底如何谁也不清楚,但是大家通过他们的话来分析判断,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莽古尔泰的话更为可信的,毕竟豪格以前就是正蓝旗的人,是莽古尔泰的手下,代善、阿敏和多尔衮他们非要把豪格从正蓝旗带走,本身就有问题!

再者说,豪格也确实是跟在代善、阿敏和多尔衮他们的身边儿才死的啊,又不是死在了莽古尔泰的身边,仅凭这一点,代善、阿敏和多尔衮就撇不清关系。

如今代善已死,剩下的阿敏和多尔衮就必须要给大家一个说法了,阿敏倒是还有的说,把战败的责任推到多尔衮临阵脱逃上面,多尔衮就百口莫辩了。

这一番争执下来,直接就把建奴分裂成了三股势力。

多尔衮是率先回到辽东的,他本身是镶白旗的旗主,又接手了他弟弟多铎的正白旗,通过扶持叶布舒继任汗位,也算是把正黄旗和镶黄旗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而阿敏本身作为镶蓝旗的旗主,又打着代善的幌子收编了代善手下的正红旗和镶红旗两旗,手握三旗的势力!

如此看来,莽古尔泰反倒成了三人之中势力最小的一个,只有他手下的正蓝旗一旗的势力而已。

但是这只是莽古尔泰与阿敏刚刚回到辽东时候的情况,经过三人一番争执之后,各旗之下的额真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儿,相信谁的都有,因而便各自带着自己的牛录去投靠了自己所相信的一方,八旗的势力被重新洗牌,三方势力也变得势均力敌起来。

不过多尔衮毕竟手握建奴的“正统”,仍然是三股势力中最强的一股,占据沈阳城。

阿敏则带着自己的人马去往了东南,对他心心念念的朝鲜虎视眈眈。

莽古尔泰作为初期势力最小的一支,则去了东北方向较为苦寒的广阔之地,软硬兼施地得到了周边各大部族的拥护支持,反倒成了势力范围最大的一股势力。

在了解到建奴此时的情况之后,朱天启当即便对袁崇焕下令,命他加快东进速度,迅速攻占广宁一带,把防线推进到大辽河一线。

如今建奴的兵力已经损失殆尽,加之广宁一带的守备力量本就不多,所以袁崇焕这次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顾虑了,收到朱天启的命令后,便命赵率教和祖大寿各率两万关宁铁骑,分两路直取义州卫与广宁城。

义州与广宁的守备非常薄弱,赵率教和祖大寿不费吹灰之力便把两城取下,随后又顺势扫荡周边的建奴残余力量,两军会师往东南方向推进,把防线推进到了大辽河一带。

虽然这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看起来也确实是应当乘胜追击,继续东进的好时机,但朱天启却并没有急于让袁崇焕继续进军。

原因有二,一来是即便现在后金兵力空虚,但是贸然深入敌境,很可能被敌军利用地利优势击败;二来则是,如今已经入冬,气温太低,又时长有大雪,不利于明军作战!

收复辽东的事情暂时要放一放了,朱天启也得趁这个时间来处理一下朝堂内部的事情了。

首先是关于对孙元化的安排,孙元化在此次围剿建奴的战争中可谓是功不可没的,若不是有他打造的这些新式火炮和火铳,以及他编练的这五千新军的话,这场仗恐怕也不能打得这般顺利,所以按理说,是应该对孙元化大加封赏的。

然而在之前的朝会上论功行赏的时候,朱天启却对此事只字未提,倒不是他忘了此事,而是他对于孙元化还另有安排。

为了防止孙元化多心,朱天启在朝会后还特意单独召见了孙元化。

孙元化倒是并没有什么不满的,毕竟在他看来,他之所以可以制造出这些威力超凡的火器装备来,那完全是依靠皇上提供的资料和指导,他可不敢以此邀功。

但孙元化怎么想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朱天启对于孙元化的能力那是绝对认可的,所以朱天启特意对孙元化说了一番安抚的话。

也很直白地告诉孙元化说,他是打算将来让孙元化担任工部尚书,并封大学士入阁的,可现在西北军工基地还离不开他,也只能委屈他再等上一段时间了。

孙元化哪里敢想担任工部尚书的事情,就更别说入阁了,自是既惶恐,又对皇上的重视感恩戴德了,当即便表态愿意坚守西北军工基地,为皇上效犬马之劳,绝无半点儿怨言。

朱天启也没有再多说其他什么矫情的话,给了孙元化一些银子和锦缎作为赏赐,随后便又让孙元化回陕西布政使司,继续加紧制造火器去了,接下来还有很多仗要打,西北军工基地也必须进一步扩建以提高产能,来满足战争对武器装备的需求。

还有就是对于孙元化手下的那五千新军,除了财物赏赐之外,也都升了职,最低也是个百户,并且还把这些人分散到辽东、大同、榆林、宣府等卫所去,让他们担任教官,教授各卫所士兵使用新式火器。

除了武器装备之外,明军现在还需要另外一样东西——战船。现在辽东的危机已经基本解除了,建奴已经对自己不存在威胁了,收复辽东只是时间问题,如今明军的防线已经推进到了三分河一带,下一步要收复的就是辽东半岛了。

而想要更加顺利,在更短的时间内收复辽东半岛,则需要战船的配合,水陆并进,才能快速收复辽东半岛!

当然,造战船的目的自然不仅仅是为了收复辽东,不论是接下来征服倭奴,还是对付泰西人,都是需要一支强大的舰队的,所以造战船的事情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因而朱天启打算马上启动自己之前已经拟定好的造船计划,建造一处造船厂,专门打造新式大型战船。

不过在此之前,朱天启还要先找到一个合适的造船负责人才行,经过几天的考量之后,朱天启把朱由检给找了过来。

“五弟,朕记得当年你去大沽口接孙元化的时候,好像跟朕提起过一个人,是天津的海防巡抚,叫什么名字来着?”

朱由检思索片刻,便想了起来,当即施礼回答:“回陛下,臣弟想起来了,此人名叫李邦华,现在仍然担任海防巡抚一职。”

“李邦华!”朱天启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朕记得你当时对此人的评价颇高,说他是治军有方,颇有才干,而且还十分廉洁!”

“正是,臣弟观其海防营内纪律严明,井井有条,若不是真有些能力的人是难以做到的!”朱由检回答说:“而且他为人也确实廉洁,招待臣弟都是用得粗茶淡饭,连个像样的茶叶都买不起呢!”

朱天启听到这里就更满意了,忍不住拍手叫好:“很好,就他了!”

朱由检一听此话,也是不禁问了一句:“陛下这是打算重用李邦华了吗?”问完这话之后,似乎又感觉颇有不妥,这才赶忙施礼赔罪:“臣弟多言了!”

“无妨!”朱天启却是笑着摆了摆手,反倒是称赞道:“倒是朕应该谢谢你,能够给朕举荐这样一位人才呢!”

“臣弟不敢,为国举贤也是臣弟应该做的。”朱由检赶忙施礼道。

朱天启看着朱由检愣了一会儿,这才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来,便开口问道:“对了五弟,朕听说最近你跟钱谦益走得挺近的!”

一听此话,朱由检顿时头皮一麻,却是不敢有丝毫隐瞒地回答道:“回陛下话,确有此事,钱大人这段时间里确实常来拜访臣弟,不够我们都是聊些附庸风雅的事情,从不议论朝廷的事!”

皇上可是最恨结党之事的,而且这钱谦益也经常带着朝中百官跟皇上作对,自己跟钱谦益走得近了,难免会引起皇上不悦,现在皇上突然提起此事,八成是已经不高兴了!

不过如果仅仅是因为他与钱谦益的私交的话,朱由检倒还不至于这么害怕,毕竟他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与钱谦益虽然来往密切,但是也不过是普通朋友,平日里也确实只聊些附庸风雅的事情,喝喝酒,听听戏,吟诗作对,打发打发时间罢了。

真正令他赶到害怕的是,皇上突然当面问起此事,似乎是在提醒他,皇上就在盯着他呢,对他的一举一动都很清楚,任何事情都别想逃过皇上的眼睛!

朱由检这一直以来为什么这么听话,不是因为他与皇上是兄弟,顾及兄弟之情,也不是因为他有多忠心,说到底还是因为当时他去抄魏忠贤的家,皇上在事后拿出来的那份儿他们贪墨赃款的清单。

就是因为这份儿清单,让朱由检始终坚信皇上一直在暗中掌控着锦衣卫,即便他已经做了锦衣卫指挥使也是一样,他无法逃脱皇上的监控,所以他不敢有丝毫的越界行为,只能对皇上忠心耿耿。

朱天启看朱由检的这番反应,应该也是做不得假,所以他也没有责怪朱由检,只是暗含警告地说道:“没事,朕只是想给你提个醒,钱谦益此人城府太深,不是你能应付得了的,他接近你很可能是别有用心,你还是应该多个心眼儿,别被他蛊惑了,做出什么傻事来!”

朱由检自是听得认真,赶忙施礼应道:“陛下的话臣弟记下了,请陛下放心,臣弟知道该怎么做了!”

朱天启见他这幅紧张的模样,却也忍不住一笑,说道:“五弟,你也不必这般紧张,对于这个钱谦益啊,你也不必就此与其断交,还是应当与平日里一样便可,朕只不过是希望你多个心眼儿,不要受其蛊惑罢了。

当然,若是有可能的话,你也可以帮朕探探他的底儿,朕也有些好奇,他突然与你交好,到底有什么目的!”

朱由检马上便明白了朱天启的意思,当即点头:“臣弟明白了!”

朱由检退下之后,朱天启便派人前去大沽口召海防巡抚李邦华入京面圣去了,而朱天启则回了暖阁之中,去享受孩子老婆热炕头儿去了。

如今太子朱慈燚已经满月,朱天启从氪命商店里买了不少母婴用品供其使用,真正的帝王般的享受。

皇后张嫣也恢复得不错,除了太医们的精心调理,朱天启也给她买了不少补品,氪命商店里可没有什么假冒伪劣产品,还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朱天启先是逗了逗太子朱慈燚,随后才过来与张嫣一起用晚膳,一边吃饭一边儿又跟张嫣聊起了“育儿经”,说些让张嫣感觉难以理解的话来。

不过张嫣虽然听不太懂,但是却又感觉朱天启所说的这些都颇有道理,因而对于朱天启的话,往往是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因而得到了张嫣的支持之后,朱天启可来了劲了,买了一堆又一堆的婴幼儿玩具,早早地开始了对太子朱慈燚的早期教育!

小朱慈燚过早地背负了他这个年龄不该背负的“学习压力”,一看到朱天启便忍不住地皱起自己的小眉头来,表示抗议!

然后朱天启便拿出他新买的“玩具”来向小朱慈燚展示,以此来告诉他,抗议无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