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十三章 各方反应(一)

替汉 第十三章 各方反应(一)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牛渚,徐琨营帐。

年纪三十许的徐琨正在闭目沉思。

吴县来的文书他刚刚看完。

他是吴郡富春豪族徐真之子,徐真年轻时与孙坚情如兄弟,孙坚把自己的胞妹许配给了徐真,后孙氏生下一子一女,便为徐琨及徐灵伊。

徐琨少任州郡,当时天下扰乱,徐琨就主动去吏追随孙坚,随着孙坚征伐,立下了不少功劳,后孙策渡江,徐琨也主动投奔孙策,常为先锋。

当初孙策渡江时,刘繇部将樊能、于麋驻于横江,张英屯于当利口,互为犄角阻拦孙策,孙策一时间进退无法。

此战中,多赖徐琨之力,孙策才顺利击破樊能、张英,得以渡江踏入江东。

一开始孙策为赞徐琨之功,表徐琨为丹杨太守。

可是孙策舅父吴景从袁术处归来后,因为吴景曾任丹杨郡守,宽仁得众,吏民所思,就又命吴景为丹杨太守,而调徐琨身边任用。

在年初又将其派来牛渚镇守。

频繁改任,徐琨心中很清楚,这是因为他手中得兵马甚多,孙策嫌其太重而已。

因此,他还错过了最疼爱的妹妹的婚礼。

制衡是每个人主都会的手段,这点徐琨懂,徐琨没有因为以往的事心中腹诽过孙策。

孙策对他虽不如他几个宗族兄弟那般信任,但是对他也算有情有义,职位,封赏一点没有亏待过他。

在得知徐灵伊钟意孙翊后,也不顾张昭劝谏,力主促成了孙翊和徐依的婚事。

要知道当时不止张昭不赞成这个婚事,就连孙母吴氏也有微词。

吴氏原本为孙翊的找的是毗陵恽氏嫡女,可就在孙策的主张下,徐灵伊顺利成章成了孙翊的正妻。

想到表弟孙策横死,徐琨心中也很悲痛。

他不仅是徐琨的表弟,还是徐琨倾心敬慕的主公,只是徐琨此时没有落泪,他的眼泪早就在当年孙坚死的时候留光了。

他不再是当初那个莽撞的少年,他年逾三十,如今是富春徐氏的族长,他要考虑的事情很多......

孙策身死,孙翊继位,这对整个江东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噩耗,但对徐琨来说,却隐藏着重大的机遇。

他的妹妹是孙翊正妻,他既是孙翊的表兄,又是孙翊一系的外戚,如今孙翊执掌江东,这让徐琨的心中有点火热。

特别是身前书案上还摆着另一份文书,那是孙翊召其入吴的檄令。

想到此,徐琨起身对着身旁的亲卫统领命令道,“从军中挑选十数健儿,随吾入吴。”

亲卫统领问道,“敢问将主,何时出发。”

徐琨毫不迟疑的道,“即时。”

亲卫统领一愣,从徐琨的态度知道了事情的紧急性,连忙领命准备去了。

在亲卫长走后,徐琨复又坐下,长吁一口气。

徐家能不能更进一步,就看他这个妹夫了。

徐琨爱听人讲史,他懂得一个道理,豪族或者寒族要想晋升为世家,最快的途径只有一个,

唯攀龙爪,附凤翼尔。

...

吴郡,乌程。

定武中郎将孙暠在得知孙策的死讯后,反反复复看了几遍,确认无误后,命人将信使带下去好生款待,待房内无其他人后,孙暠脸上渐渐浮现喜色。

孙暠是孙坚胞弟孙静长子,年纪比孙策略小一岁。

孙暠自小就勇气过人,同辈子弟中武力除了孙策外,唯有他最高。

因此孙暠一直自视甚高,孙暠的性格又颇为骄矜,孙氏各位宗亲中,数其最为桀骜。

当初孙策平定吴郡后,遣书邀孙暠之父孙静来助,孙静带着家属在钱塘与孙策相会,就在那时孙暠及其弟孙瑜加入了孙策的军中。

在刚来到孙策军中时,孙暠就私下对身边人说过,“似此小子,无甚优异,徒赖二伯父威名耳。设使吾处之,也可为之。”

言语中显露出毫不隐藏的替代孙策之意。

后来随着孙策陆续平定江东其他几郡,威望越来越高,孙暠心中的那副心思也渐渐藏在心底。

现如今,孙暠觉得老天都在帮他。

他兴奋地对妻子张氏说道,“如今讨逆薨逝,江东上下人心浮动,郡县动荡,讨逆又择了那黄口小儿继位,他才十七岁,有何能力可以当此重任,值此时机,正是汝夫君建功立业的时候呀。”

在孙暠看来,孙策一世英明,可是死之前却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

若是孙策择孙贲继位,孙贲是这一辈孙氏兄弟中年级最长者,早年就跟随孙坚,战功彪炳,自己也许还能暂且听命,以待时机。

但他却选择了孙翊这个黄口小儿,纵使是孙权这个长弟继位,孙暠都不会顺从,何况年纪更幼的孙翊呢?

在孙暠心情振奋之下,其妻子张氏却满怀忧虑,她出身吴郡张氏,名门之后,见识不同一般妇人,她对孙暠劝道,

“文书中备言三郎继位之后所为,观之不是无能之辈,而且文书中也说道吴县众臣都已认可孙翊,大势在彼,恐不可图也。”

面对妻子张氏的泼冷水,孙暠心有不悦,他嗤道,“此文书为张子布所写,他为了稳定人心,定然化虚为实,矫言惑众,如此计谋,安能欺我乎?

想那孙翊,年纪甚幼,又一直养在府中,岂能有文书中所言那般才干。张子布骗的了旁人,可欺不了我。”

张氏还欲再劝,孙暠不耐烦得摆摆手,“汝一妇人,不识大略,想那二伯一系,已出两位猛虎,这次难道还能出一龙乎?”

孙暠就不信了,孙坚十七岁斩盗闻名,孙策十七岁丧父暗藏心志,结交江淮俊杰而闻名,那孙翊今年也十七岁,一般年纪下,难道还能如其父兄一般,也在这个年纪闻名当世吗?

孙家的大旗,应该轮到我孙暠扛起来了。

...

据此不远的吴郡富春县孙家故里中。

儒士打扮的孙静手中紧紧攥着文书,脸上不停的变幻神色,有心痛,有担忧,有彷徨。

最后都深深化为一声叹息。

孙静身后的第三子孙皎眼睛红通通的,看向孙静说道,“父亲,策兄天不假年,实乃我孙氏一族之不幸,但请您不要太过悲伤,策兄临死前择翊弟继位,今翊弟得群臣拥戴,孙氏一定会度过这次危难的。”

孙皎宽言安慰父亲,不料却迎来孙静的怒斥。

“什么翊弟,君侯如今为江东之主,你怎么如此没有礼统。以下呼上,是为大不敬。”

孙皎见孙静发火了,吓得一下子跪在地上,连连叩头告罪。

“儿子失言,儿子失言。”

在连叩数次头后,孙静这才怒气稍息,让孙皎起来。

他苦心对孙皎告诫道,“君子慎独,要记住君臣之礼。”

孙皎虚心接受,点头称是。

看着这个刚刚成年的第三子,孙静见里外无人,对孙皎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吾不忧少主能否保守江东,能得张子布如此推许者,少主必非凡人,正因为如此,我才更忧虑汝之大兄呀。”

孙皎听后疑惑,孙暠受孙策信任,屯镇乌程,官拜定武中郎将,乌程地处吴郡腹心,向来安稳,又有何忧虑呢?

孙静又叹了口气,孙皎不解,那是他不了解他的长兄。

可是身为父亲的,哪里会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呢?

孙暠一向狂妄桀骜,孙策在时就多出大逆之语,如今少主继位,孙暠是肯定不会服气的,按照他那冲动的性格,直接起兵都有可能。

他曾经多次斥责孙暠,孙暠非但不听,还越发我行我素。

孙静察觉到这位儿子将来可能会给他带来灾祸,

因此在孙策平定会稽,表他为奋武校尉时,他坚辞不受,向孙策告老,言及自己思念祖宗,不想远离故土,请求孙策让其在家乡留守无职无分即可。

这是孙静的自保之策,远离江东权力中心,以免被惹祸上身。

但看来如今,有些灾祸是避不掉的了。

孙静对孙皎言道,“汝去收拾一下,吾即日带你入吴。”

孙皎听后大喜,自成年后,他也想向诸位兄长一般跟随孙策四处征战,建功立业。

只是往日孙静一直不让其入吴,只让其修心养性,如今孙静突然转变心意,肯带其一起赴吴,孙皎甚为心喜。

他向孙静拜退后,便去准备去了。

看孙皎那副心喜的样子,孙静心中爱子之情踊跃。

如果真有那一天,自己只能断臂自保了,自己有五个儿子,不可能因为一子而使其余四子俱废,

只希望到时候,这位为众臣夸赞宽仁的少主,能够念及亲情,不行株连了。

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