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十六章 傅冬菊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四十六章 傅冬菊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20 来源:笔趣阁

到新保安、张家口被解放军攻下之后,傅作义又再次派代表偕同民主同盟北平负责人、燕京大学教授张东荪到平津前线司令部进行第二次谈判。

**、聂荣臻向其指出:北平、天津、塘沽、归绥各点守军应开出城外,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制度进行改编;并限天津守军于13日前先行开出城外听候改编。但由于傅作义仍持观望态度,这次谈判也未能达成协议。

直至解放军包围天津之后,傅作义已经明白自己所剩下的筹码并不多了,于是派出与**素有交往的华北“剿总”副总司令邓宝珊到平津前线司令部进行第三次谈判。

而此时的解放军代表**、罗荣桓、聂荣臻向其指出:人民解放军已开始攻击天津,故此次谈判不再包括天津;其他各点守军出城后,应一律解放军化,其驻地一律解放区化。

恰在谈判进行的时候,淮海战役胜利收宫,国民党的局势已是岌岌可危,使得傅作义观望国内局势变化的幻想全部破灭。

故此,解放军谈判代表的态度更显强硬,敦促傅作义尽快接受解放军的条件,站到人民这边来,不要再拖延,对蒋介石存有幻想了。

**中央除了让谈判代表态度明确外,还命**北平地下组织通过民主人士及傅系内部开明人士对傅作义作出了有力的促进工作。

其中最关键也最为人广泛传诵的,就是傅作义的长女傅冬菊了,傅冬菊乃是傅作义与其原配妻子所生的第一个孩子,由于傅作义常年在外征战,尤其是当年与日军作战期间,为了家室安全,将妻子儿女都送往了后方重庆生活。

而就是在重庆读书生活期间,年仅17岁的傅冬菊,接触到了大量的国内外先进思想,让自己原本的眼界开阔了许多,再加上经常能够接触到一些中产党员,使得傅冬菊的观念发生了改变,渐渐倾向于支持**,最终自愿加入了**领导的号角社,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战士。

傅冬菊不论是背景还是思想作风,都十分符合当年**的发展条件,于是很快党组织就将其秘密招收为地下党员。而傅冬菊也没有令党组织失望,成功帮助党组织进行了多次的地下活动。

大学毕业后,傅冬菊成为了一名记者,把报刊当作自己的武器,多次在报刊上发表进步思想,虽然其父亲是国民党高官,但由于傅冬菊表现良好,于1947年傅冬菊秘密成为了一名**员。

当北平被解放军重重包围,***主席有了争取傅作义放弃战斗、和平解放北方的想法,于是党组织就派人到天津去找傅冬菊。

当时身为华北局城工部派地下党员的曾平找到傅冬菊,向其提出了上级党组织的命令,那就是让傅冬菊回到父亲身边,从事两项重要的工作,一是利用她父亲的身份,了解到的一些机密情报、文件;另一个则是寻找合适机会,看是否能够做傅作义的工作,规劝其尽早放弃抵抗,拯救北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及其城内人民。

傅冬菊接受到这个命令后,当即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并立即回到傅作义所在的北平城,以照顾父亲生活为由留在傅作义的身边。

而在这段傅冬菊照顾傅作义起居的时间内,由于北平受到解放军的围困,傅作义每每有朝不保夕的感觉,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寝食难安。

傅冬菊有见及此,认为于公于私,都是劝傅作义放弃抵抗为最佳策略,于是不惜暴露自己**员的身份,多次利用亲情关系劝说傅作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