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185章 水泥问世

大明好伴读 第185章 水泥问世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谢至刚到云中所考察的便是薛庄,对薛庄也算是有感情了。

所以在适用抽水风车以及水泥水渠都是在薛庄进行的。

就在谢至率领着薛庄百姓铺设水泥水渠之时,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气势汹汹的出现在了薛庄。

说是这些人气势汹汹,其实也有些勉强,这些人不过都是些老弱妇孺而已,还真就没什么威慑力。

谢至虽说两手不沾阳春水,却也是能弯下腰的,正如火朝天的亲自负责一条水渠铺设着之时,身后黑压压的人群挡住了大太阳。

谢至起身,瞧见面前这些人,又瞧着为首之人好像有些熟悉的面孔,嘴角上扬,扯起一道笑容,问道:“这位兄台哪里见过?”

那人本来强扯的笑意,顷刻间消失殆尽,脸色有些黝黑,自报了了姓名,道:“在下曾经义。”

谢至愣了半晌,就是没想到这个曾经义到底是何方神圣。

倒是一旁的贺良瞧见他脸上的茫然,走上前回道:“少爷,曾先生曾在秋闱之际得中第二名。”

一说这个,谢至立马想起来了。

这个曾经义在秋闱之后,污蔑吴宽泄题给了谢至,因而才使得谢至得中了解元。

当时正是因为这个事情,谢至才在贡院门口一口气写下了五篇策论,打下了才思敏捷的名头。

而这个曾经义却是因此被撤了举人。

如此说来的话,谢至倒是还得感谢这个曾经义的。

尽管,这个曾经义好像与周家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

谢至顷刻间扯起一道笑容,笑嘻嘻的道:“原来是曾兄啊,幸会,幸会...”

曾经义脸上再没有了笑容,不冷不热的道:“谢知县贵人多忘事,曾某不敢当,今日曾某来是奉大营知县之托,前与谢知县要人的。”

想起曾经义的身份,谢至还以为他带着这么一群老弱妇孺前来是为碰瓷的呢。

他这开口说是要人,谢至倒是有些费解了。

谢至十几日时间一直在闭门造这些东西,出来之后,又忙着付之于实践,对县中所发生的事情还真就不太清楚。

“要人,什么人?”谢至下意识脱口问道。

天地良心,谢至说这些真的是无意的,却是没想到,曾经义倒是生气了,冷言道:“谢知县羁押了我大营四五十青壮,才几日时间就佯装不知了?谢知县若是不承认,曾某只能扶老携幼往京师走上一趟了。”

至于吗?有本事现在就去。

曾经义既然这般不客气,那谢至自然也就没必要给他好脸色,朝身后的贺良吩咐懂:“去找王县丞来。”

这段时日,县中的事情都是由王守仁负责的,想要解决这个事情,谢至还得是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搞明白的。

既然薛庄是试点,王守仁自然就也在薛庄。

很快,王守仁便出现在了谢至跟前。

在王守仁来的时候,贺良便已把事情的原委说明了,见到曾经义的时候,王守仁的态度很是恶劣,沉声道:“知县,不知是何人散步谣言,说是目前关内几地大旱是与我县的陶瓷作坊有关,有四五十人前去陶瓷作坊闹事,打伤五六个衙役,在下也因此受了些伤,这些暂且不提,大灾之时最怕的便是流言飞起,如此流言势必会引起百姓恐慌的。”

谢至就知晓王守仁处理的事情,岂能给人留下把柄。

就冲着大营县的那些人敢冲进他的陶瓷作坊捣乱,这个事情便没有那般容易解决的。

谢至脸色微沉,道:“那便得罪了,大营县的人本县恐是不能放了,这个时候最为重要之事乃是抗旱,本县不顾处理此事,等旱情缓解,本县自会处置,至于我云中陶器作坊的事,你大营县也得给本县一个解释,另外,陶器作坊引起大旱之事若再有流言,你大营作为率先传出流言之地,就别怪本县不讲情面了,至于,你想去京师走上一趟,本县也不拦着,尽管去就是。”

谢至也没给曾经义喘息的机会,命道:“贺良,传令何三友,率云中卫护云中各作坊,各沟渠,此乃朝廷之产,破坏此处者,便是与朝廷为敌,按谋反处置,无论是何人,就地格杀。”

这个命令霸气十足,贺良接令之际也是特别有气魄,回道:“是,小人明白。”

贺良行事之后,谢至也没与曾经义客气,直接道:“本县不送了,自便吧。”

丢下这句话,谢至抬腿就走。

原本曾经义是想以这些老弱妇孺的泪水给自己换得到一些同情心的,却是没想到,还未等他发大招,便被将了一军。

曾经义讨了个没脸,只能原路返回,他完全相信,他若是在待在云中的话,还真有可能被当场斩杀的。

至于曾经义什么时候走的,谢至并没关心,汗流浃背的与云中百姓干了四五日,条条沟渠终于挖好了,井水也源源不断的从井中流淌了出来,缓缓的灌溉到了田地中。

全村只有一口井,着实是有些误事。

等到都灌溉完,春耕的时候早就过去了。

能够影响到春耕的可不仅仅只有灌溉,若是播种迟了的话,自然也就影响到秋收了。

看着流淌的井水,薛庄百姓欢呼雀跃。

张六佝偻着背,满脸皱纹都挤在了一起,道:“知县老爷,有了这水泥灌溉也着实迅速了不少。”

谢至自是也得意的很,他这是穿越了,若是不穿越的话,那可也是能混的风生水起了。

仅仅因为此事,谢至的人气又不知晓高涨了多少。

见着灌溉平稳了,谢至直接与王守仁道:“每村一口井还远远不够,发动人力大肆打井吧,最好在一月之内完成全面灌溉,这样的话,距离往年春耕也就是晚个四五天左右的时间,影响基本不大。”

谢至说的也是实情,王守仁回道:“有了先有的这些东西,不必太大号召,百姓积极性也就高涨了。”

谢至虽只是云中知县但也是心怀天下的。

只解决了云中的旱情远远不够,还得及早的把其他各县的旱情也都解决了才是。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得是由充足的水泥。

所以加大力度产出水泥也是重重之中。

当然,产水泥也是需要劳力以及成本的,这些水泥自是不会白白给予那些地方的。

各县之中占有土地的自然不会是普通百姓,谁占地多,谁便得出了这个银子的。

这水泥谢至肯定是会给一个良心价的,与良田的产出相比,这个银子自是不会多的。

“另外一个事情,加大水泥作坊的产出,支援其他几地共抗旱情,守仁兄,县中之事,你先负责几日,某得进京一趟,把我云中抗旱的经验与陛下交流一下,其他几地务必也得及早凿渠打井,不然的话,春耕势必是要被影响了。”

谢至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知县,没有召命,着实不可随便进京。

但,现在事情紧急,谢至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王守仁自是也没有反对,应承道:“放心便是,县中之事在下会处理妥当。”

王守仁跟着谢至来云中也不仅仅是为治理好一县的,那可完全是冲着一县富一国来的。

谢至若是只管云中,不管他地,王守仁心下恐才会不满的。

谢至与王守仁通气之后并没有耽搁,当日便赶去了京师。

在谢至到京师的时候已是宫门快要落锁的时候。

谢至自报姓名之后,才通过层层通报见到了弘治皇帝。

这个时候的弘治皇帝因为大旱的事情,弘治皇帝焦头烂额,还在暖阁忙着处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