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413章 计划生育?

三国好老师 413章 计划生育?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武威的相关资料,董明自己当然没有,不过他从系统那里搞来了一份。在详细研究了一下之后,他觉得在武威也的确是大有可为的。

武威郡共有十四县,郡治所在姑藏县。不过因为是边郡,郡内汉胡杂居,郡内只有二十来万百姓。总的来说,地方不小,人口有些少。

耕地也不足,以武威当地的自然条件来说,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也比较麻烦。估计这应该也是简雍想要许能过去帮忙的原因之一。

郡内麻烦也多,很多人都不服管教。不管是汉人还是胡人,大家都挺暴躁的,村落之间械斗都是真刀真枪的上,很是血腥暴力。

好处当然有很多,第一点就是畜牧业比较繁荣,可以建马场养马,也能养一些牛羊之类的,增加肉食。第二点,就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根据系统给的资料来看,武威郡附近,在番和有铜矿,日勒有银矿。

至于有没有开始开采,董明也不清楚,这一点他只是记下来了,到时候让简雍去操心便是。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靠近西域,处在古丝绸之路的商路上。在这里可以买到西域的葡萄美酒,同时也能见到西域贡品级别的白叠布。这是举两个例子,董明自然不会让汉人却去买什么西域的东西,他要做得是以武威为对西域开放的窗口,倾销大汉的商品。

用一些轻工业制品去换取矿产、食盐、粮食之类的东西。

同时也能以武威为据点,往鲜卑和西域渗透,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信息,为以后做准备。

“武威人口比较少,耕地面积也不多。为师的建议呢,就是,你们可以先从农业入手,这个你也比较熟悉。”董明对许能说道:“武威当地土地情况,你去了之后做一个评估,看看发展什么农业比较合适。”

许能点点头:“学生看过卷宗了。武威的粮食产量,就目前来说很难找短时间内有太大的提高,具体怎么办学生还得实地考察一下。但有一点,武威的西瓜挺不错的。”

“西瓜?”董明来了兴趣:“味道很好?”

“嗯,味道非常不错,而且个头很大。”许能点点头。

董明想了想:“这玩意不能当饭吃,不过倒是可以当做经济作物来发展。你把这个记着就行,主要还是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

“学生省得了。”许能点点头。

董明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笑着说道:“走的时候,我会给你一部分武威郡的资料,有点儿类似于当年的青徐州郡考,你们拿着做参考。除此之外,有一件事我得强调一下。”

“老师请说。”许能也站了起来,一脸恭敬的说道。

“鼓励生育!”董明说道:“本来移民实边是最好的办法,可是眼下朝廷实在是腾不出手,只能你们自己想办法了。”

“鼓励生育?”许能皱着眉头想了一下,然后道:“这个没问题...不过有几个难点。”

“你说,我看着帮你解决。”董明自然知道,鼓励生育说起来简单,真正操作的时候,要考虑的事情,其实非常多。

“学生想让华佗先生那边,给武威郡提供一批医生,然后再培养一批。培养的费用,学会说服宪和先生的,用武威郡的产出来给付。”许能开口说道。

“这个可以,为师会跟元化先生说一声的。具体你们有什么打算,你可以跟医院那边商量,还有吗?”董明答应了下来。

这个年代,怀孕容易,老百姓们也没啥娱乐活动不是?难的是将孩子生下来,并且抚养成人。夭折率高的离谱。

不要说平头百姓了,就算是皇子皇孙,夭折的也不知凡几。

许能想要一批医生过去,显然是为了将夭折率给降低。当然了,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这个概率能够降低多少,真的不好说。

但是有一点,哪怕是降低了一个百分点,那都是好的。

董明自然会答应这种要求了。

“二一个就是,武威郡粮食产量不高,百姓们本就过的很紧巴。贸然让他们多生孩子,那生活就有负担了。朝廷这边能不能给点福利?”许能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些信心不足。

董明闻言也皱起了眉头。

朝廷对多产的妇女及其家庭本身是有各种补贴和福利的。不过这政策到了如今,已经形同虚设了。朝廷监管不到,地方也不想去问。

如果许能不说,董明也想不起来这回事儿。眼下他没办法答应许能,这事儿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毕竟,真的给武威补贴的话,那么其他郡呢?通行天下的话,那么每年需要多少钱来维持?朝廷能不能拿出来这笔钱?就算能拿出来,以目前的情况,朝廷能够监管到位吗?这些补贴最终是给了百姓,还进了某些人的口袋?

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这件事,为师没办法现在答应你,不过你放心,给多产的妇女及其家庭补贴的事情,为师会好好考量的。等有了行之有效的政略之后,便会告诉你。在这之前,你们可以依据武威郡的具体情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给百姓补贴。”董明对许能说道。

“这样,为师一会儿去一趟大汉钱庄,以钱庄的名义在武威郡进行一些投资。这样你们手里面也能宽裕一些。”董明想了一个办法。

“这样能行吗?”许能有些不能接受这种方式。

“放心吧。”董明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许能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学生就替宪和先生谢谢老师了。”

“不说这些,还没吃饭吧?”董明笑了笑:“留下来吃一顿饭吧。”

......

翌日,许能带着董明给的武威郡资料离开了。

送走许能之后,董明去了尚书台,到的时候,沮授、田丰、钟繇三个人都在。可能是因为时间还早的缘故,他们并没有在处理政务,而是坐在一起闲谈。

见董明过来了,三人给他招呼。

“聊什么呢?”董明笑着走到三人跟前,找了一个没人的凳子坐了下来。

田丰笑着说道:“聊伯照你呢。”

“在下有什么好聊的?”董明乐了,笑着说道:“莫不是在下有什么趣事儿是我自己不知道的吗?”

“是这个!”钟繇点了点众人围坐的石桌子。

石桌子上面有一本书,董明拿起来看了看,一本没有名字的书:“这是什么书?莫非写了以在下为主角的传奇故事不成?”

“你看看就知道了。”沮授对他眨巴了一下眼睛。

“还装神秘了。”董明笑着摇了摇头,翻看起来。

看了一会儿之后,他抬起头一脸茫然:“这是谁写的?”

“你的好学生啊。”钟繇笑着回道。

“谁?”董明问了一句。

“奉孝啊。”

董明楞了一下,他没想到郭嘉还有闲心写这些。

书里面的内容并不是什么传奇故事,不过的确跟他有关系。写的都是他在新野明德书院上课的时候,郭嘉觉得说的很有道理的话。

有点儿类似于论语。

不过相较于论语的语言风格,郭嘉写的这个就有些拿不出手了。全都是大白话,基本上董明怎么说,他就怎么写下来的。

连董明偶尔忍不住爆的粗口都忠实的记录下来了。

整本书写了二十四篇文章,每篇文章的格式都是一样的。开头是董明都说的某一句话,下面则是郭嘉的理解和阐述。

董明说的话,全都是用大白话记录下来的,郭嘉的理解和阐述则是另外一种风格了。每一篇都是骈散结合,辞藻精准,典故娴熟的大赋。

“看来奉孝最近很清闲啊。”董明吐槽了一句:“看这些做什么?小孩儿自己写着玩的。”

他有些不好意思了。

钟繇摇摇头:“我等都看完了,奉孝所选择的二十四句话,每一句话都蕴意深刻。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人只要看完了这本书就能对新学有一个全面而直接的了解。伯照你应该很高兴吧?”

董明当然高兴了,他只看了前面几篇就发现了。郭嘉写的这本书,可以说是用一种特别浅显易懂的方式在介绍新学的思想和理念。

看起来很舒服,读起来也很有趣。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将董明所说的话给美化一下。这一点让董明觉得很不好!

“不说这个,今天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一下。”说到了正事,董明便换了一个表情,显得很是郑重。

三人见他如此,都点点头,等着他的下文。

“就在这里说吧,通透。”董明本想换一个地方,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反正眼下也没什么人过来,在这里说也没啥。

“是关于计划生育的。”董明说了一个他熟悉,但是其他人没听过的名词。

“计划生育?”钟繇楞了一下,思考这个词的意思。

董明点点头:“没错,大汉朝如今总人口大概有五千万上下,这个数量不可谓不多。可是在某看来,这个数量还是太少了。”

“什么意思?”钟繇皱着眉头说道:“这两年天灾**,又有战乱,人口出现了下降,这很正常。如今朝廷在缓慢恢复元气,如果贸然增加人口的话....可能...不,是一定会出现饥荒的。”

“主要是耕地遭到了破坏,尤其是青州这些黄巾之乱最为剧烈的地方,到现在都无法恢复生产....”

钟繇说到这里顿了顿:“除非天下太平,海河晏清,不然鼓励生育,只会加重百姓和朝廷的负担,这样没有意义。”

董明点点头,他知道钟繇说的是对的。但是他既然提这个事情了,那自然就有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