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老师 > 415章 阴白

三国好老师 415章 阴白

作者:野怪逆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5:19 来源:笔趣阁

钟繇三人对土豆的亩产还是有些怀疑。毕竟这玩意有些朝他们想象力。虽然董明已经强调了,土豆不能当主食。

但是谁管那个?这年头能吃饱就不错了,真的亩产几十石的话,别说解决温饱了,整个天下都会变成另外一番模样。

“不是在下不相信,实在是这种事情要慎重一些.....”钟繇先用一句话做了注脚,然后才道:“伯照你能否详细告诉我等,这土豆是什么作物?种苗又是从哪里来的?”

虽然有些无奈,但是董明对钟繇的慎重还是很满意的。不过满意归满意,他还真的很难解释土豆的种苗是从哪里来的。

总不能说自己是个挂逼吧?

想了想,他道:“东西从哪里来得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土豆种苗在下的确有,而且这产量也的确有那么高!亩产几十石,还关心从哪里来的干嘛?”

钟繇要再问,被田丰拦下来了:“好了,这个问题不重要。元常你慎重一些也是对的。依在下看,倒不如这样....伯照你手里的种苗有多少?能种植多少亩地?”

董明回道:“足够种植一千一百多大亩的,如果收成了的话,保守估计,五六万石应该没问题。不过咱们不能这样,一开始几年得做种苗。收成都得存下来,来年继续种植。顶多两三年的时间,种苗就足够了。到时候让农业盘一块地,专门提供种苗。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百姓就成。”

说到这里,他又顿了顿:“不过咱们得好好引导,不能自由放任老百姓,当然也不能强行让老百姓就种土豆。具体怎么办,咱们还得商量一个章程。”

“这是后话。”沮授道:“先说这一千多亩的种苗吧!什么时候种植?”

董明回道:“咱们这一块的话,得明年开春的时候才能种植。不过江南地区要早一些,一月份就能种植了。主要北方天冷,得过了春天才行。”

钟繇接口道:“那这样吧,这件事就由在下来操办。在下会跟农业司交接的,这种苗就在洛阳附近找一片地就行。还有...如果这土豆产量真的这么高的话,在下的建议是要保密!从军屯那边调人来种植。”

“其实也没啥必要.....”董明不觉得有啥,就算别人学去了又能怎么样呢?大汉朝也得两三年才能投入使用呢,市面上两三年都见不到土豆的。

没有种子,他们能干啥?

“有必要!”

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这就是时代差距带来的思维差距了。董明其实没有感受过饥荒....不管是在东汉还是在后世,饥荒这两个字只不过是书本上冰冷的字眼罢了。死在饥荒中的人数,也不过是教材上一段数字而已。

没有直观的感受,便无法感同身受,也不能真的理解这个时代的人对粮食的重视程度。

可以这么说...如果被草原的上那些狗东西知道土豆可以在后世东北地区大规模种植的话,他们一定会发动一场用国运赌上的战争。

同样的,如果草原上多出了一种可以亩产几十石的农作物,大汉朝在得不到的情况下,也会发动一场赌上国运的战争。

吃不饱,比战争和死亡可怕多了。

“既然如此,那...元常就按照你说的来办吧。”董明对钟繇道:“土豆的种植方法,我会给你一份资料的。包括什么时候种植,土地要求、光照、水等等都很详细。这东西...可不能丢了。”

“放心吧!”钟繇一脸郑重的说道。

董明觉得这样无所谓,但是在钟繇看来,这是天大的信任。

“这也算是商量好了,那就这么样吧,等土豆大规模种植之后,就把鼓励生育的政策给提上日程,如何?”董明笑着问道。

“好!”三人答应下来。

总算是商量完了,董明也变得轻松起来。四个人说说笑笑的去了班房,开始处理政务。中午的时候,沮授因为要看着钱庄,便提前离开了。

他前脚刚走,后脚刘备就找了上来。

刘备来尚书台是找董明帮忙的。

“伯照啊,你可得帮我出个主意啊。”刘备有些无奈的说道:“现在也就你能帮到我了!”

董明拉着刘备走到一旁,问道:“怎么了?怎么这个模样,出什么事情了吗?”

“唉!都怪我,我真傻,真的。我只知道卖酒能够换来耕牛,可我怎么知道,这酒的产量他跟不上呢?”刘备说话的时候,直摇头。

“额......”董明有些恍惚:“你先别着急,具体怎么回事?”

刘备苦笑一声:“宪和不是走了吗?我寻思这买卖不能停啊,我就自己去谈生意了,今天回去的时候,酒厂那边跟我说....今年许出去的太多了,酿不出来。”

“缺口有多少?”董明问了一句。

“这个数。”刘备伸出一只手。

“五万斤?”董明觉得这还好。

刘备摇摇头:“五万石!”

“嗯???”董明惊呆了:“玄德啊....你是不是膨胀了?酒厂每年的产量是多少,你知道吗?”

“不知道,都是宪和在管。”刘备一摊手:“一直都是宪和在管着的。”

“他走之前没跟你交代吗?”董明觉得脑子疼:“一斤粮食能出多少斤酒你知道吗?五万石白酒,需要接近八万石粮食。”(注1)

“每年,酒厂这边朝廷支援的粮食加上酒厂自己购买的,一年产量大概在二十万石,消耗粮食不到四十万石。”董明说的很是详细:“酒厂的产能肯定是没问题的,当初建厂的时候,是按照年产量百万石来建的....现在产不出来,说明是粮食不够。”

“你是想让我给你弄八万石粮食出来?”董明问道。

刘备点点头:“可不是嘛?”

董明眨巴了一下眼睛,然后问道:“你这五万石酒许给谁的?能换来什么?”

刘备闻言笑了笑,一脸的自信,乐呵呵的道:“肯定大赚特赚啊!五万石酒,换来了五百匹马!而且是战马!”

“啥?!”董明惊呆了:“玄德,你不会是说笑的吧?这是哪个大傻子?五百匹战马,换五万石酒?图什么?”

“这个在下怎么知道啊。”刘备一摊手:“当时在白玉京,在下正跟卫满朝鲜的一个商人谈白酒生意,这人不知道怎么的听见了,就跟我攀谈上了。”

“最后,他说手里有五百匹战马,只要五万石白酒就卖给某家。”刘备说到这里,一会拳头,做了一个我全都要的姿势:“那某家还能拒绝吗?那要是拒绝了,某家不是就是大傻子了吗?”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我劝你小心一些。”董明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派人去查一查那人的底细,别到最后空欢喜一场。”

“某家省的,那人如今就在某家府上,跑不了。真要是敢骗某家,就把他沉到洛水里。”刘备一副早有准备的模样回到。

董明有些无奈:“你怎么跟个社会人似的,这事儿你确定好了告诉我。如果真有五百匹战马的话,我给你十万石粮食。”

“就这么说定了!”刘备大笑着说道,一扫之前进来的时候郁结之气:“我就不打扰伯照你了,改明儿白玉京,我请你!”

“行,那我就等着。”董明笑了笑。

将刘备送出去,董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处理政务。

......

下午,董明准备翘班的时候,一个年轻走了进来。

其实也不算是年轻,这人看面向应该跟董明差不多大,实际上年龄要比董明还要大一岁。此人就是新任商业司司正阴白。

少府令阴循的亲侄子。

“大人,商业司新任司正,见过尚书令。”阴白显然是来拜码头的,姿态摆得非常正。

阴白,人如其名,那是相当的白,甚至让董明觉得这哥们是不是身体不还好。皮肤太白了,都可以看到皮下隐隐绰绰的血管了。

“既然当了商业司的司正,那就好好做便是。只要你认真做事,没人会为难你的。”董明对阴白笑了笑。

事实上,阴白顶替了简雍这件事,在董明看来是一件无所谓的小事情。不管商业司是谁来做,都要做出政绩来的。阴白听谁的令不重要,只要商业司运转良好,税收能够增多就行了。

他可以搞事情,不过要是因为搞事情把商业司的差事给办砸了,董明直接就能把他撸下来。问题不大,董明自然对他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恶感。

“下官明白的。”阴白笑着点点头:“不过今日下官过来,除了跟大人见一面之外,更主要的是有件事想让大人帮忙参详一下。”

董明眉头挑了一下,对他点点头道:“说吧,什么事情?”

“是关于南市的。”阴白回道。

“南市怎么了?”董明站起来:“走我们去别的地方说,不要打扰到其他同僚办公。”

“听您的。”

董明带着阴白走出班房,来到平日里商量事情的偏厅,问道:“说吧,南市的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阴白开口道:“臣在接手商业司之后,就去南市做了实地考察,并且走访了很多百姓。大商人、普通商户、小摊贩和一些做买卖的人。将他们反应的问题,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董明听到这里楞了一下,这工作方法有点太新学了吧。

阴白没注意到董明的表情,继续道:“回家之后,下官仔细看了一遍,发现南市眼下最大的问题是有些混乱了。”

“怎么说?”董明问了一句。

“在下不是说宪和先生做的有问题,而是他应该没有发现。”阴白继续道:“南市一开始的时候做的都是百姓的生意,后来商业司接管之后,慢慢的发展成了大汉朝的商业中心。如今大汉朝八成以上的大宗交易都在南市完成的。这就有一个问题....南市的规格不太适合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大商人基本上都不待在南市。只有有生意的时候才会去南市....而现在的情况是,大商人们基本上都以南市为跳板,在南市周边自己就把生意商量好了。这样就避开了商业司,不用缴税....”

“然后呢?”董明意识到这的确是个问题。

眼下在南市的大生意,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很少走钱庄汇款。这就导致收税比较困难。在南市还好,有商业司的人盯着,虽然偷税漏税的现象很是普遍,但是大部分还是能够收上来的。

如果说这些大商人吧南市当做一个中点站,大家在这里商量好了之后,异地交易,那商业司肯定是收不上税的。

甚至再狠一些,两个其他国家的大商人达成一笔交易,就在南市达成的。他们甚至都不用在大汉朝,就能完成交易了。

“你既然发现了问题,有解决办法没有?”董明干脆直接问道。

能发现问题说明阴白还是个干事儿的人,如果能够解决问题,那就是能吏了。董明给了他一个【眼力】,内政七十九,长于农业、商业还算不错。

“有!”阴白一脸肯定的说道:“发现问题肯定就要解决问题。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之后,只要多思考,一定能够想到解决办法的。”

董明觉得阴白可能是个新学自来粉。

“甭说这些,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你直接说你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吧。”董明摆摆手,让他直接说。

阴白有些尴尬,回道:“下官的想法是这样的,首先第一步,改善南市的环境。具体来说就是将南市扩大,分成两个区域,其中一个区域是这些大商人做交易的地方,是一个高端贸易区。另外一个区域则是一些中小规模交易的地方,是中低端贸易区。想要进入南市做买卖,必须在商业司登记!”

“登记的重点就是他们所持有的货物,有多少,价值几何等等。这样一来,只要他们做了生意,咱们商业司一对照,就能知道这人有没有漏税。”

“与此同时,为了让他们没有那么抵触,同时也为了方便商业司进行查看。下官是想,朝廷拨款修建一些大型的仓库,用来给这些商人免费使用,或者是以极低的价格租给他们。”

“那么第二点呢?”董明没有评价第一点如何,而是等着他的下文。

阴白顿了顿,道:“第二点,下官是想,鼓励这些大小商人用钱庄转账来结算...具体的方式我也想了...就是减税。当然了具体减多少,怎么减,下官还没有想明白。”

“还有吗?”

“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